粗粮,细粮,全谷食物,你能分清吗?

从古至今,人们的三餐,基本都是以五谷杂粮,以及植物的种子为主食,这足以看出谷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那么谷物,为什么会如此被人类青睐呢?

首先,地球上的所有产物,都是由大自然馈赠的,人类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食物。

中医《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在所有的食物中,谷物类的食品,是最容易消化的,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很契合人类的需求。

所以说,人们的三餐,多是以五谷杂粮,植物的种子为主。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就是,如果不吃植物的叶子,不吃谷物,那么便无法摄取精华,后天之本就会亏耗,造成脾胃失和。如果脾不好了,脾气就坏了。

古代道教思想认为,谷物粮食,生长于大地,含日月之精华,地在下,为根,为本。人宗之,以地为根,以谦下坤道为要。人生于天地之间,得地气则生,失地气则病。人之饮食,皆得地气。地气旺,则气血盛,身体自然健康;地气弱,则气血虚,身体易生疾病。 

可以想想,我们将一粒种子撒在地里,不久之后,这里种子就会生长出一大片植物。

现如今,吃素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全世界的营养专家都在提倡吃素,因为它的健康效应已经被人们有目共睹,谁不想健健康康的呢?

 

除去健康因素外,吃素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净化身心。

经常吃素的人几乎都有一种独特的感觉,那就是身体更加轻盈了,心态也变平和,甚至连焦虑都缓解了,这种焕然一新的变化就是素食的魅力所在。

就像是洁白无瑕的月亮,当被云雾遮挡时,它就变得浑浊了,而当云雾被吹散的时候,月亮才会变回真正的自己,素食正是起到了净化的作用。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被云雾遮住的浑浊时段,比如遇到不如意的事,或是出现了一些小意外等 ; 那时焦虑,烦躁,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将会将我们笼罩,而素食恰好就是一面防火墙,它能帮我们遮风挡雨,洗涤净化,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幸福,更和谐,更心安。

 

什么是全谷食物?

 

全谷食物呢,其实很常见,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大部分粗粮都属于全谷,比如小米、大黄米、高粱米、粗米、黑米、紫米、红米,还有小麦粒、大麦粒、黑麦粒、荞麦粒,也包括已经磨成粉或压扁、压碎的粮食,比如我们常见的燕麦片、全麦粉等。

全谷食物中含有最基本的维生素,而且不会过于精细,人体能够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这里所说的全谷类食物包括大麦、玉米、大米、燕麦以及小麦等。

 

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只要不把种子外层的粗糙部分和谷胚部分去掉,保持种子原有的营养价值,那就可以定义为全谷食物。

这样看来,很容易辨别全谷食物了。

然而,就算人们喜欢吃的煮玉米,也不能完全被称为全谷食物,因为人在啃食玉米的时候,会把一部分骨胚和一部分透明的种皮留在玉米棒上,食用者并没有获得玉米的全部营养,因此就不能算作全谷。

 

美国全谷物理事会对于全谷食物的定义:全谷物或从全谷物生产的食品应含有谷物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组分与天然营养成分。这些谷物食品在食用时必须含有种子中所有的麸皮、胚芽和胚乳成分,才能称为全谷物食品。

全谷物原料的形式有很多种,整粒、碎粒、破裂或磨碎,它们可以磨成粉或加工成面包、谷物早餐以及其它形式的加工食品。

如果一个食品标签注明包装内含有全谷物原料,那么该全谷物原料则必须含有与加工前种子中相同比例的麸皮、胚芽和胚乳组分。

要知道,全谷食物中具有该谷物种子中的全部营养成分,近年来,由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不断高发,人们的营养意识也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全谷食物,希望能吃到更符合身体健康的食物。

 

粗粮和细粮怎么区分

 

首先,粗粮和细粮都是谷物粮食,只是按照口感和营养元素的含量被分开了。

细粮指的是大米和白面,从口感上来说,大米白面要比粗粮好很多,而且更加容易制作食物,比如制作米饭只需要将大米放在饭煲中,然后预定时间即可;白面也很方便,而且吃法多,口感品相都很好。

 

而粗粮的范畴就比较广泛了,例如红豆、黑豆、绿豆等等,还有各种口感比较粗的食物,例如荞麦面、莜麦面、玉米、小米还有高粱等。

这些食物虽然吃起来相对粗糙一些,但各自都有其独特的口感。

 

粗粮和细粮在营养方面有很大区别

 

细粮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有一定的脂肪和糖分,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可以适当多吃些,而粗粮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主要是矿物质,氨基酸和一些能分解脂肪和蛋白的物质,这些物质对减肥和控制血压血糖比较有帮助。